首页 > 综合复习 > 高中 > 生物 > 全一册 > 正文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3)
1.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
“J”型曲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S”型曲线: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2.种群“S”型增长曲线各段特点及应用
(1)曲线分析

(2)应用:
①b点应用:消灭害虫应尽早进行,将种群数量控制于加速器(b点之前),严防种群增长进入加速期。
②c点应用(K/2值应用)  有害生物:严防种群数量达该点(如灭鼠达K/2时,鼠害将难以控制)
有益资源:黄金利用点,当资源利用后维持与该点时将具最强更新能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e点应用(K值应用)  有害生物:限制生存条件,降低环境容纳量(如封存粮食、硬化地面以防鼠)
有益资源:改善生存条件,尽量提升K值(如简历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
【注意】
(1)环境容纳量≠种群能达到的最大值:
种群能达到的最大值则是种群在某一时间点出现的最大值,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大于环境容纳量。
(2)“J”型、“S”型曲线是研究种群数量增长而形成的两条曲线,并不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全部。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下降、波动等。
3.如下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细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B 种群增长过程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解析:c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渔业捕捞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这个值,以便获得更大的产量。然而,在害虫防治时,却应根据预期,在达到K/2点之前进行防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S型曲线而言,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的存在,而不是在d点之后;e点(K值)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
答案:D
4.(2012.温州一默)如右图表示某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
A 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B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扔大于死亡率
C t1-t2时间内甲、乙两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D 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其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可能如甲曲线
解析:从曲线可看出,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竞争力小于乙;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环境阻力是始终存在的,而不是出现在t2以后;由于培养基体积一定,营养物质被慢慢消耗,有毒物质产生,而使该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可能如甲曲线。
答案:C
实验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6)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测定的,与自然界中的数量变化有差异。
本讲技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例 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的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8)
(2)动物--标志重捕法。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D)
A 50只    B 42只    C 92只      D 160只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 ( 1 )小时。
【解析】(1)计数时可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方法计数边界的植株数,样方共含8株。
(2)据计算式:N/50=42/13,N=160.
(3)原面积内平均50个细菌,4h后相同面积内细菌数为80×10=800故4h内细菌种群数量存在如下关系:50×2n=800,则n=4,4h分裂4次,则每次所需时间为1h。
1.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方法归纳
标志重捕法: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如鼠、鸟、鱼等;过程:捕获部分个体→ 做上标记→ 放回环境→ 重捕→ 计算→ 估计种群密度;计算: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内个体总数)
样方法: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蚜虫、跳蝻)和虫卵;过程: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调查地段→ 确定样方→ 设计技术记录表→ 计数统计→ 极端种群密度;计算: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1、n2、n3......nm,则种群密度=n1+n2+....+nm/m
显微技术法(计数板计数):对象: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过程:培养→ 抽样到计数板→ 显微计数→ 计算;计算:若小格体积为,m3,则1mL中个体数=n1+n2+....+nm/m×103×稀释倍数
取样器取样法:对象: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的土壤小动物;过程:准备取样器→ 确定取样地点→ 取样→ 采集小动物→ 观察分类→ 统计和分析;计算: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②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2.注意事项
(1)样方法:样方的获取--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样方的大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样方的数量--不能太少,计算时应去掉特别悬殊的数据,并求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2)标志重捕法: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有大的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不易脱落。
(3)显微计数法:计算时不要忘记稀释倍数的计算。
(4)样方法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专业技能突出,经验丰富,多次获年级和学校好评。

高中生物专题四《细胞的分化 衰老 凋亡和癌变》(必修1)

高中生物专题四《减数分裂》(必修1)

高中生物专题四《有丝分裂》(必修1)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5章第2、3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5章第2、3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必修3)

正在播放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3章第6节《免疫调节(2)》(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3章第5节《免疫调节(1)》(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2章第2、3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液体的关系(2)》(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2章第2、3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液体的关系(1)》(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高中生物复习课专题三第4节《光合作用》(必修1)

高中生物复习课专题三第3节《细胞呼吸》(必修1)

高中生物复习课专题三第2节《酶和ATP》(必修1)

高中生物复习课专题八第2课《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