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一 > 语文 > 上学期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24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了解《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了解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了解《列子》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夸父逐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了解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有关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故事原文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字词句理解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翻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住在国都的人议论着“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寓言启迪
启迪: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
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启迪: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从丁氏的角度来的角度来看:
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启迪: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思考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从宋君的角度来的角度来看:
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眼见为实,亲自打听才可以下结论。以免造成更大的误会。

故事原文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字词句理解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翻译: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翻译: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翻译: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翻译: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若  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寓言启迪
启迪: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启迪: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么用?关键是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启迪:“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问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在豁达。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北京市] 好,教材齐,不错

157****4488

2018-10-24 10:09:57

[宁夏中卫市] 讲的太好了

184****6120

2018-01-21 18:38:06

[陕西省宝鸡市] 还不错

周奕咏

2017-12-28 23:45:25

[北京市] 呵呵,还行吧

136****9790

2017-01-29 18:54:34

老师蛮幽默

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

2016-12-20 20:22:54

[四川省成都市] 还不错啦,我很喜欢哦。没有用过的亲们试试呗。你的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的。

181****5358

2016-12-14 21:08:03

good

与风

2016-12-14 19:48:07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